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无声告白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希望一个人的逝去,能换来一个家庭的重生
其实,以一个人的逝去去换一个家庭的重生,这本身就很残忍。但对于这个原本就支离破碎的家来说,可能是最好的结局。
刚读这本书时,觉得无声地压抑。起这么一个温情的名字,着实觉得有些违和感。
读到最后一章,看到詹姆斯和玛丽琳选择了对两个孩子诉说,学着对他们表达时斟酌自己的言辞,留意自己表达时的情绪,才觉得莉迪亚真的是在诉说一场无声的告白。
人生来无法选择的事情很多,而偏偏一个人的家庭和童年,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性格。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书中的主角,可能本身没有那么幸运。
但换句话说,即使是认认真真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你,也明白,你不是永远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有时候是自己努力争取之后,也未能达成的目标。人人皆如此,皆有不如意之处,又何必强求事事完美呢。
正如在书中读到的:你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你只是学会了如何得过且过而已。
在同情莉迪亚的同时,也在无声地祝福,未来的汉娜可以有自己的人生,得到无尽的宠爱。
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一个向下,另一个向上。一个失去,另一个得到。所以人生,还是有诸多被期待的美好瞬间。希望这一场无声的告白,是送给这个家庭在别无选择之下最好的一份礼物。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2“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
这本书看的挺压抑的,特别是为了满足父母而失去自我的莉迪亚,每次看到对她的描写,都为她感到心疼。
这个家庭里每一个人都是悲伤的,父母之间的相互不了解总是不明白对方话里真正的含义,被忽略的内斯和汉娜,这是非常有问题的家庭。但这正是能让我们思考的地方,包括对婚姻:他们是彼此相爱,只是缺乏沟通。包括对孩子:如果平衡对孩子之间的爱,当父母的目光过多的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时,其他孩子会是怎样的感受。当父母把自己的期许寄托在孩子身上时,是否成了孩子沉重的爱的负担。
虽然杰克出现的次数不多,但他真的是一个温柔的人,最开始想要以自身的经历开导内斯,又在游泳池替内斯解围,为他带来哈佛的录取通知书…即使这一切都是出于喜欢,但杰克是个明亮的孩子。
无声告白,每个人的心里都在进行着无声的告白吧。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3选择终身伴侣时,你是否一时冲动?当父母提出反对意见时,你依然固执己见?
因家庭琐事繁扰,你是否曾想逃避现实,重拾人生理想?
当发觉自己人生黯淡时,你是否转寄理想到孩子身上,并施予压力希望借他们来实现?
当家中几个孩子禀赋不同,你是否会有所偏爱,并明显表露出来?
如果让《无声告白》的母亲玛丽琳·李来回答这些问题,她的答案必定全部为“是”。正是上述这些因素,催生了本书一个压抑沉重的悲情故事。
本书第一章第一句“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刚一开始,作者就让女主角死了,你说能不让人闹心吗?莉迪亚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
为何这孩子会死去呢?在主角猝逝之后,作者通过抽丝剥茧的推理、回忆,探寻死因。全书条分屡析地展开,终于案情明晰。结局大出父母意外,孩子居然是受不了父母的重压而寻求逃避。女孩选择在别人酣睡的深夜坐一艘船划向湖中,踏入湖水,最终溺水而亡。其实,根据书中描述看,应不是自杀,而是一场女孩主观臆想而出的意外。
这本小说看得很压抑,甚至有些切肤齿寒。好在结局微露希望之光。莉迪亚死了,夫妻两人在悲痛、逃避、指责、出轨与捉奸之后,两人终是幡然悔过,开始关注他人,怜惜家中长期遭受忽视的另外两个孩子。莉迪亚之死似乎成了这个悲伤压抑家庭的一剂解救良药,虽然那般苦涩。
深究小说中父母心理内在动因,似乎可以管窥蠡测。
首先,因为缺少而梦想。
父亲是华裔,家庭赤贫,他靠着优异的成绩冲到了哈佛。他娶她,更多是因为,他太想融入白种人的社会,在那个种族歧视严重的70年代。母亲,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白人女孩,她的妈妈一心想让她成为医生,并且嫁一个哈佛毕业生。确实是嫁了一个哈佛毕业生,只是对方是华裔。
因为缺少而梦想,这很正常的人生驱动力。但不幸的是,似乎越是想依靠婚姻去拯救什么的时候,往往越是得不到。
其二,因为我是为了你好
白人母亲因为怀孕未完成学业,未能如愿成为孜孜以求的医生。哈佛毕业的华裔父亲事业发展也未必尽如人意。母亲在有两个孩子后曾想再度追求自己的梦现离家出走,但最终又因发现怀孕而回归家庭,之后将自己女医生之梦,寄望于长女身上,一心希望莉迪亚成为医生,来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家庭闭塞,没有社交,没有朋友,过度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又与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
而当莉迪亚的哥哥终于熬到了可以去大学,他如出笼的鸟一般,迫不及待的出走。而这成了压死莉迪亚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我是为了你好,但不幸的是,你对我的好,都是你以为的好,不是我需要的好。爱就变成深重的心理暴力,让人窒息压抑。因为爱,所以恨。
每个人都有成为父母的权利,然而成为一名成功的父母,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做父母,是责任,是学问,是艺术。若盲然而无知地进入这个神圣领地,又将一个无辜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则有可能是一场人生的劫难。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又想起身边的一些案例:
有这样一个男孩,父母寄予厚望,严格要求,曾经成绩优秀,又考上名校,但上大学后遇到发展瓶颈,又遭受学业、恋爱各种打击,得了精神分裂症,只得退学被父母养在家中。
有这样一个男孩,因为父母离异,他每次谈女友都还顺顺当当当,但当谈婚论嫁时,就分手,因为他潜意识中总觉得自己也会像父母一样离婚的,所以迟迟不愿踏入婚姻殿堂。
有这样一个女孩,因为父母离异被抛弃,幸得好心人收养。女孩天资聪颍,学习优异,考上大学,工作顺利。但抑郁症却一直伴随,几度想自杀。
有这样一个女孩,父母出生贫寒,于是商海搏击,捞金无数。女孩中学即被送出国留学,后因为婚恋、工作屡屡受挫,在异国自杀未遂。劝其回国,她说不想回去,父母除了给钱,什么都没有。后症实这女孩得了狂燥型抑郁症,经常将家中的东西悉数砸烂,父母来看望却被打得头破血流。
有这样一个女孩, ……此处隐藏6128个字……改善自己的命运,幸运地,他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宇航员,并把它作为目标成功考上哈佛逃离这个没有爱的家。唯一遗憾的是他连同妹妹对他的爱也忽略了,这个导火索直接引发了妹妹的自杀。
第二个孩子萨迪亚,那个自杀的16岁女孩,美貌、乖巧,一直最受父母偏爱,作为全家最“幸福”的人,她感受到的却只有窒息。她清楚地明白父母对她无微不至的爱背后是什么,是妈妈那没有实现的成为顶级医生的梦想,是爸爸那没有完成的融入美国本土社交圈的期盼。所以,小时候妈妈离家出走两月重新归来,让萨迪亚学会了一个本领-假装,假装对枯燥的生物学医学无比热爱,只为讨好妈妈;假装拥有无数朋友而每晚拿着根本没有声音的电话听筒煲电话粥,只为满足爸爸。但假装是无法万全的,内心深处那个不爱生物学、不爱交朋友的真实自己越长越大,终于随着哥哥一纸哈佛录取通知书爆发,唯一尚且懂她的人要离开了,她本来害怕失去父亲、失去母亲、失去家,现在上升为最高的恐惧是害怕失去哥哥。她形容自己就像“琥珀里的苍蝇”,成就了美丽,也失去自由。于是,一个漆黑的夜晚,面对漆黑的湖面,她跳了下去。
最小的孩子汉娜则是全篇最让人心疼的一个孩子,这个家庭究竟淡漠到什么程度可以令一个小孩子每天躲在餐桌下以求安全?她羡慕姐姐的得宠,羡慕哥哥的独立,唯独她自己小小又无助。但她又那么敏感,静静地观察家里的所有人,所以她也是最早知道整个事件真相的人。
倒数第二章是全书的亮点,真相大白就在这一章。萨迪亚划船至湖中央,跳下水之前一系列积极的想法让很多人认为她的死不是自杀而是意外。但我更倾向于是自杀,她是想重新开始,重新做自己、重新爱家人,但,不是此时,而是来生。最大的激进往往隐藏着最深的绝望,救不了自己,跳水举动也许是她最无声的告白。
最后一章最温暖,出轨的丈夫(关于詹姆斯出轨这段着实让人遗憾,但也许这就是生活)、跋扈的妻子,在经历一切悲伤幡然醒悟之后,见面的第一句话也是唯一一句话:
“我以为你走了。”
“我以为你走了。”
再不需要其他冗句,大家都在,多好。
回顾全篇,书封面上那句话概括得最为精准: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与所有父母共勉。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3最后一章是哭着看完的。
抛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和“按图索骥的人生不会那么顺利”,我想谈谈这个家庭。
我同情玛丽琳,但也只有同情。我觉得她并不是为了与众不同而去追求詹姆斯的,而是一见钟情吧,而且在后来她也是为了家庭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同时在自己丈夫出轨后表现出来的沉稳从容与智慧令我刮目,她痴情——“哪怕只是为了生下莉迪亚,我也会嫁给你一百次,甚至一千次,你不必为此自责”,她选择了原谅。我觉得她是那个最累的人了。
相反,詹姆斯——一个虚荣,没有安全感的黄种人,他所想要的呢?犹犹豫豫,瞻前顾后,拼命想融入集体的种种行为令我鄙视(但从他小时候留下的阴影来看我又十分同情他)。而且一有困难就寻找别的女人当作发泄的出口也着实是一种懦夫的行为。
莉迪亚是这个家庭的牺牲品,她自杀的源头是母亲出走,她害怕随时都可能缺失的母爱,所以母亲说什么她都会顺从(如果不是这种恐惧感,莉迪亚完全可以大声反抗“我讨厌物理生物化学我讨厌当医生”,妈妈也不会误以为她对这方面一直是感兴趣的)。
内斯就比较幸运了,谁说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呢,在不被父母关注的情况下生活着,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并一直坚持着,如果说唯一的一丝丝缺憾,可能就是缺少父母的一点点关心和对妹妹深深的无能为力吧。
汉娜是那么招人怜爱,这个家庭却不肯给她留出一丁点的关心留意与疼爱,不过看结局,希望她能被温柔以待吧。
希望每个家庭的幸福都不要那么脆弱,希望家人之间都能够坦诚相待,多交流,多倾诉。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4看书的目的不尽相同,我比较肤浅,只是看情节和内容。经常联系自身情况,一一对应,看自身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或者有没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本书来源于生活,作为文学创作,有些夸大或者走极端。生活中我们遇到要放弃或者走极端的情况,最后,因为种种,还是安于现状。
还是老话题,对于孩子,我们是爱的,巴不得把能给他们的都给他们。只是,我们对他们还有附加的期望,期望他们成龙成凤,觉得他们比我们强,如果自己有未完成的梦想,期望他们能为我们实现。只是,孩子们真的比我们强吗?我们的愿望会成为他们的愿望吗?书中的女儿,被妈妈的爱与关注压得喘不过气失去自我,有多少人走的路是自己选的?只有真正的喜欢,才会坚持不懈,才会排除万难,就如书中的哥哥,为了喜爱的物理,考上理想中的学校,为了理想中的一切奋斗!
现实有些无奈,有些意外,但爱,真的不容易,在一起,那么就别怀疑,一起努力实现各自的梦想,共同的愿望!
愿我们善待自己,也尊重他人的梦想。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5书里的一家五口人,各个不作死就不会死,没有一个讨人喜欢。每个人都狭隘、消极、自卑、冷漠、以自我为中心,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缺乏交流……这也许正是书名的由来之一: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遇到事情的时候,每个人都选择逃避、退缩或者其他消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每句话都能朝着负面的方向被误解。有那么多个岔路口,居然一直都看不到他们中间的任何人朝好的方向迈出哪怕一步。活生生的就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在这本书里,看不到温暖。
故事中的大女儿Lydia是父母眼中聪明、漂亮、惹人喜爱的掌上明珠。在她身上,寄托着父母双方的无数梦想。她虽因这些梦想而不堪负荷,却从不说不。哪怕其实很孤单,很受排挤,为了让父母高兴,她也假装有很多朋友;哪怕对生物和物理这些课程不感兴趣,为了妈妈的医生梦想,她一直坚持上高年级的课,直到她再也坚持不住。为了表现她不再是哥哥的大宝贝,去跟哥哥最厌恶的男孩子Jack交往。这一切的一切,读起来那么地不可思议,却又是这么地合情合理。直到最后Jack对她说:“你甚至都不知道你自己要的是什么。我至少知道我要什么。”此时,她才醒悟到自己一直在“无我”地生活,甚至已经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了。而那个学霸人赢的哥哥,英俊高大,男生女生都爱,也被写成了一坨乌云。
“At least I know who I am.
What I want. ......
What about you,Miss Lee?
What do you want?”
作者将书中人物身上很多扭曲的性格弱点都归咎于他们的亚裔身份上。家庭没有朋友,因为这家是全镇唯一的华人;家庭从来不出去旅行,因为唯一的一次出门,被白人使劲盯着;孩子们没有朋友,因为华人就是不善交际;女儿孤僻,因为混血孩子本身存在自我认知上的问题……这些设计非常地不令人信服,完全不像是一个身为移民二代的作家所给出的剖析。更像是,用公认的固有偏见来打造好磨具,然后直接套在了故事人物的头上。
相关文章: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文档为doc格式